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西湖遇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是“西湖遇雨”的小说。内容精选:【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按耕地算吧,性质是承包地,合同期限十五年,合同期满后可无条件续期至三十年,每亩地100元/年,共十亩,十五年承包金共一万五千块钱。”
其实女校长想把这片地算作林地,这样能再便宜一点,但是在荒废耕地上种树,跟正式变更为林地手续是不一样的,后者需要相关部门来确认,要是来人的时候正好神秘漩涡出现怎么办?
因此,朱雄英坚持将其作为耕地来签合同。
合同把租金支付、规划用地性质、租赁年限、租赁地块状况等方面都写清楚了以后,一式两份签字,然后用印/画押,承包土地这件事就算是完成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朱雄英只需要抽空去镇上的政务大厅,凭土地租赁合同,在房地产登记窗口办理出租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就行了。
签完合同,女校长又询问他之前摆在图书角的过时和损坏书籍怎么办。
“扔了不好吧,卖废品也不妥。”
“要不这样。”
女校长提议将那些书籍放到他爷爷生前的办公室里,那里现在摆设都没动,但已经成了储物间,地上和沙发上堆满了杂物。
朱雄英想了想觉得不错,这样至少那些书籍还能有个归宿。
而且,他也确实想去爷爷办公室看一看,有没有留下什么信息或线索,即便女校长不说,他也会主动请求的。
朱雄英拿着女校长给的钥匙,打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门,走进爷爷生前的办公室。
办公室在一楼,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形成一道道光束,灰尘在光线中漂浮着,室内气氛沉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已经凝固了一样。
爷爷作为老校长的办公室内,摆设简约而充满岁月的痕迹,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占据了房间的中心位置,桌面上除了堆满的文件和书籍,还有一台老式的台灯,灯罩已微微泛黄。
墙壁上的挂钟早已停止了走动,指针永远地定格在了某个时刻,挂钟下的墙面还挂着一些褪色的照片和锦旗,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学校的重要时刻,每一面锦旗都代表着学校的荣誉。
朱雄英先把淘汰下来的旧书摞在地上,随后开始翻箱倒柜地查找。
可惜,朱雄英废了半天劲儿,哪怕把照片和锦旗都翻了,还是一无所获。
直到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办公桌下面的抽屉上。
这是一个上着锁的抽屉,一把小铜锁牢牢地挂在那里,办公室内却没有任何钥匙的踪影。
不过这东西,既防不了小人也防不了君子,朱雄英懒得找钥匙,这又不是玩密室逃脱,正好这里作为杂物间有些工具,他直接拿了把十字花的螺丝刀就给撬开了,突出一个大力出奇迹。
抽屉里只有一个充满了上个世纪风格的绿皮笔记本。
朱雄英拿出笔记本后却并没有马上翻阅,而是用手机的光探了探抽屉里面,又敲了敲,确定没夹层和其他物品以后,才合上抽屉开始看绿皮笔记本里的内容。
但出乎朱雄英的预料,这个笔记本里面很干瘪,中间都被撕掉了,而他按页挨个查看后,只在扉页的日历缝隙里,找到了两行小字。
“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
这是什么意思?
朱雄英很确信自己在课本上没背过这首古诗,他先用手机拍了个照片,然后打开浏览器搜索。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许浑的诗,名为《送宋处士归山》,第一行的诗句讲的是他进山遇到一个卖药修琴的老者归山的情景,第二行则是一个典故,也就是“烂柯人”。
“烂柯人”指的是在晋代有一位名为王质的人,他在砍柴时不慎来到了信安郡石室山,在那里他遇到了两个童子正在下棋,王质在旁边旁观了棋局,一局终了,童子提醒他时间已晚,当他回头时,发现自己使用的斧头柄已经烂掉了,而童子也消失无踪,当他回到村庄一切都变了,时间过去了一甲子(60年),与他同一时代的人都早已去世。
这个故事后来常被用来形容世事的巨大变化和人的沧桑感,而这首诗如果出现在别处也就罢了,但此时却偏偏出现在这个被爷爷锁着的笔记本里,就难免让朱雄英思绪发散了。
“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一定是了,爷爷早就知道这个神秘漩涡的能力!”
朱雄英打定了主意,眼看没有更多的线索,他收起了绿皮笔记本就打算离开。
然而就在此时,他忽然看到绿皮笔记本的绿皮开胶了,朱雄英沉吟片刻,用手抠开了上面的一层绿皮,而里面竟然真的有东西,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朱雄英捏着照片,面露疑惑。
“为什么爷爷从未和我提起过?”
照片上面是一张合影,上面写着“1995年江南省理论物理学大会合影留念”,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再加上相片很不清晰,所以朱雄英并不能辨认出上面的人都是谁,里面有没有爷爷,也无法从模糊的背景里推测这场会议在哪召开。
朱雄英将其拍照保存了下来,谨慎起见,为了防止手机丢失,他还在扣扣空间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说说......随便刷新瞅了一眼,其他同学发的说说不是趁着上大学前的暑假去旅游,就是在撸啊撸上分,要么就是高三结束后分手,为情所伤。
只有同桌沐锦月发了条“哎,兜兜转转,终于还是回家继承家业”了的说说。
嗯,这是没考上大学也不想复读了。
想起高中三年一起走过的那个女孩,朱雄英忽然有点失落。
年少时哪能没有过未曾言明的心动呢?
不过就像很多互有好感的高中生一样,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无法同路,终究是要分道扬镳的。
朱雄英又用手机浏览器查了查“1995年江南省理论物理学大会”的关键词,可能是时间有些久远,这场学术会议在互联网上并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眼看着没有其他收获了,朱雄英又习惯性地瞄了一眼连接无线摄像头的app,结果忽然有了发现。
“咦?”
朱雄英面色一凝,他隐约在固定好位置的摄像头里,看到了一个小黑点。
在确定不是自己手机脏了以后,朱雄英给手机时间截了个屏,马上收起了绿皮笔记本和照片,锁好门离开了学校。
“大爷,钥匙麻烦给校长!”
给门卫留下一句话,朱雄英蹬着之前从五菱宏光上一起跟书籍卸下来的绿色捷安特自行车就开始狂飙。
一路火花带闪电,朱雄英从海岛的北部沿着小路,几分钟就飙到了爷爷的坟头......这不奇怪,因为他家就住学校以前的教职工楼,从学校出发跟从家出发,距离差不太多。
而刚到坟头,朱雄英就看到了那个神秘漩涡。
这一次,神秘漩涡的大小,光是目视,就能看出来明显比第二次要扩大了一些,大概有一个拳头大小了。
小说《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雄英感觉自己的心脏砰砰砰地跳得厉害,他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他告诉自己,现在是在拍卖会预展的现场,不是在想其他事情的时候。
他轻轻地将目光从沐锦月的脸上移开,重新聚焦在平板电脑的屏幕上,但心中那股莫名的情愫却难以平息。
沐锦月似乎也在回忆着过去,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温柔,她轻轻地抬起头,再次与朱雄英的目光相遇。
这一次,她没有躲闪,而是勇敢地与他对视,眼眸清澈明亮到仿佛能看穿他的内心。
“上次在咖啡店的街上,你问我的问题我想好了。”
“你......”
“我愿意和你在一起。”
朱雄英不再犹豫,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沐锦月放在平板电脑上的手,她的手柔软而温暖,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和满足。
沐锦月微微一颤,但没有挣脱他的手,她轻轻地咬着嘴唇,脸上泛起一抹红晕,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惊喜、有羞涩、也有期待,随后闭上了眼睛。
看着沐锦月这副任君采撷的样子,朱雄英恍惚间看到了以前一起上高中的时候,他看着她侧身枕着胳膊趴在课桌上睡觉的样子。
或许少年时情愫早已孳生,从前只是还碍于“考大学”这个枷锁,而现在,枷锁断了,他和她都已经成年了。
看着沐锦月柔嫩的唇瓣,朱雄英再无犹豫地吻了上去。
“嗯~”
过了好一会儿,直到有人敲门,沐锦月才触电似地松开。
一个穿着黑色红边马甲的经理走上前来,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增加拍品。
沐锦月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还是先把藏品拿出来给鉴定师鉴定吧。”
朱雄英点点头,从随身携带的长提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几幅书画。
不一会儿,一位专业的鉴定师走了进来,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神情淡然地接过书画开始鉴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鉴定师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礼貌地对两人说:“请稍等一下,我需要请示一下上级。”
说完,他匆匆离开了包厢。
这一举动反而让朱雄英有些紧张......不会是被当成倒斗的了吧?
不一会儿,门再次被推开,原来是一个新的鉴定师走了进来,这位资深鉴定师是个老头,头发花白,但双眼炯炯有神。
他拿着专业鉴定器材仔细地鉴定了每一幅书画,最后得出结论:“这些书画都是明初的仿作,但水平相当高超且保存完好,预估成交价加总可能会达到七百六十万......当然,只是预估,最后还是以实际成交价为准。”
听到这个数字,朱雄英松了一口气,但出乎预料地,心中竟然没有太多的激动。
在这一瞬间,朱雄英忽然觉得,好像钱这种东西,对他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
可什么是有意义的呢?
朱雄英陷入了刹那的迷茫。
他是真的不知道,或许按部就班的上学、工作、结婚、生子、退休、养老......这些就是他人生的全部过程?
或许以前是,但朱雄英隐约感觉到,当他接触到那个神秘旋涡的时候,一切就都已经不一样了,他命运的轨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朱雄英登记了信息以个人名义将这些书画进行上拍后,来拍卖会预展的目的基本就完成了,至于后面的正会,反而来不来都可以......不放心就自己过来盯着,心大的话完全可以等拍卖行把钱打到卡里,或者是致电通知来拿回没成交的拍品。
两人返回了停车场准备驱车回学校,而就在车里,朱雄英的手机上软件的警报响了,手机开始不停的震动。
显然,神秘旋涡再一次开启了。
“把我扔路边吧,你先回学校。”
沐锦月点点头也没问,把朱雄英放到了路边,看到朱雄英打到了车后才启动,径自开车来到了市中心的一栋大厦的停车场,在专用电梯进行识别后,直接来到了25楼。
走过绵厚地毯包裹着的走廊,沐锦月推开一处办公室的大门。
办公室的装潢并不豪华,反而充满了古风,细节用屏风、玉石和一应古董装点着。
老板椅对着玻璃,这是一个可以俯瞰整个市中心的位置。
椅子上的男人背对着沐锦月,露出了灰白的头发,声音有些疲惫。
“你想好了。”
“爸,我想好了。”
男人点了点头,拍打着座椅的扶手说道:“你的选择不算错。你要知道,虽然在这里我们有科技、有金钱、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但有些东西,是我们永远都拥有不了,而只有朱雄英能给你......他太特殊了,他是那个唯一的天选之人,历史上吕不韦有‘奇货可居’故事,当年我随着老爷子......”
沐锦月蹙着眉头打断了话语:“我就是想和他在一起,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男人彻底沉默了,过了半晌,才开口道:“是我们家欠他的,既然你愿意,那就尊重你的意愿吧,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看你也差不多了......你愿意放弃现在的一切,最后别后悔就行。”
“那你什么时候告诉他真相。”沐锦月紧追不舍。
“别古崖再次开启还有九个月倒计时,时机成熟了我自然会告诉他,毕竟,老爷子对我不薄,答应的事情我自然不会食言。”
见沐锦月还要追问,男人沉声道:“你别得寸进尺,该准备的不该准备的,我都已经准备好了,等这条线彻底了断以后,集团就要转型,你以为我是舍不得这条线吗?集团做到现在这个规模,这些说不清的东西都不再是助力,而是桎梏。”
“我先把第四批无线电台送过去,爷爷你那边接好了。”
这次阴阳炁海的规模,肉眼可见地比之前更大了一圈,因此,物品传输的效率也提升了,不用担心碰到边缘继而湮灭的问题。
但第四批无线电台毕竟数量太多,有着足足二十台,所以还是输送了很久。
可在大明这边,众人却并不嫌久。
圣孙坛上的气氛,也从刚才得知女真人在未来会覆灭大明后的愤怒,逐渐转向轻松。
看着这些不断掉下来,落在特制的极厚软垫上的无线电台,郑国公常茂和曹国公李文忠,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了。
第三批送过来的那几台无线电台,根本就不够体量足有数百万之巨的明军分的。
当然了,洪武时期的明军,虽然数量看起来非常吓人,但这是有着卫所制的制度原因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屯垦兵,真正能够用于野战的机动部队数量没那么多,“只有”几十万人。
可即便如此,确实需要无线电台的部队,还是太多了。
其中优先级最高的,就是北部边境的军队(此时还没有“九边”的说法),以及京师的上十二卫亲军的......也就是朱元璋从洪武十五年开始改制,划定由皇帝直属的锦衣卫、旗手卫、虎贲左卫、金吾前后卫、羽林左右卫、府军及前后左右卫。
而有了这足足二十台无线电台,再加上之前第三批的六台,就能让几十万精锐明军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
虽然世界第一强军提升一个档次还是世界第一强军,但对于明军的野战部队来说还是有质变的。
毕竟,通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对于战争具有绝对影响力的因素。
有了这些电台,在防御的时候,敌人攻击任何一方重镇,行踪都能被负责指挥的将领马上知晓,继而派兵围堵;在进攻的时候,明军可以从容地分进合击,各部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只要一部受击,坚守住就可以等到各部靠拢支援,不至于被人打时间差各个击破还一无所知。
可以说,有了这第四批的二十台无线电台,明军攻略辽东的胜算,将极大增加,只要正常发挥,就必然能够成功。
甚至再往后说,以后远征漠北进攻北元朝廷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会有李广那种“迷路侯”的窘境了,如果奢侈一点给斥候部队单独配备电台,将很容易抓到敌人主力。
因为在漠北作战,难的其实不是找到敌人主力的踪迹,只要斥候撒的多、撒的远,大概率是能找的......难点在于,因为撒的太远,所以找到了以后,斥候必须要原路返回寻找大军主力,等寻找到了大军主力给主帅汇报完毕以后,主帅再带着大军过去,而到了这时候,敌人早就溜没影了。
而在古代,对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抛下步兵,由主帅带着数千或上万精骑快速机动,与斥候保持一个较近的撒网距离,这也是霍去病非常喜欢亲率少量骑兵去抓敌人主力的原因。
但现在时代变了,有了无线电台,比如明军的斥候部队,在狼居胥山、斡难河、捕鱼儿海......在漠北的任何一处发现敌人,都可以向明军主力汇报,省去了折返跑这个过程,同时远远地隐蔽监视敌人的踪迹,给明军主力实时更新敌人的移动轨迹。
这就相当于明军扫清了战争迷雾,敌人动态一览无余,这仗打起来,可就轻松太多了。
常茂和李文忠的眼中闪耀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军装备上这些无线电台以后,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景象。
“太好了!这真是天助我也!”
“什么天助,这是咱大孙送来的。”
朱元璋不满地训斥道。
常茂连连点头,呲着牙笑道:“多亏了大外甥(常遇春是朱雄英的外公,常茂是亲舅舅),有了这些无线电台,咱们大明的军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可就都得心应手的多了!”
李文忠也连连点头,深有感触地说道:“是啊,这无线电台可真是神器啊!之前那六台根本不够分,以前咱们在战场上,总是因为通讯不畅而错失良机,现在好了,有了这东西,咱们无论是远征辽东还是漠北,都可以实时地获取信息和操控战场,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了。”
“若是没有圣孙殿下,我们哪有这个福分?”
“是啊,多亏了圣孙殿下!”
众人纷纷赞叹,对朱雄英的感激完全就是溢于言表,怎么表现都不过分。
紧接着,朱雄英又把第二批的过期种子送了过去。
除了土豆玉米红薯这老三样,还有新增的黑麦和木薯的种子。
看着这些新的种子,朱元璋连忙问道:“大孙,这两种新种子是什么?”
“爷爷,前面送过来的是黑麦种子,黑麦抗寒能力强,可以在北方种,甚至在漠北以北都能种,而且不仅能当粮食,还能当饲料用,不挑土壤。”
“后面送来的是木薯种子,木薯比土豆和红薯的适应性更强,耐旱、耐瘠、少病虫害,同样不挑土壤,山区都能种,但是想要木薯高产的话,还是要用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种植,如果土壤不行,产量就相对低一些,唯一的限制就是这个得在南方种,比如福建、两广、云贵等地。”
听闻此言,朱标和李善长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一大堆看似寻常,却蕴藏着巨大力量的种子上。
朱标率先回过神来,他颤声道:“这么说,这黑麦种子能在北方严寒之地生长,那就是在小冰河期也能存活?这岂不是北方的百姓,同样有活路了。”
李善长也激动得胡须乱颤,他连连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
“而且,这木薯种子,竟能在南方那些贫瘠的山地生长,耐旱、耐瘠、少病虫害,这……这简直是神种啊!”
朱元璋看着两人激动的样子,心中也是一阵欣喜,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这些新奇的种子,仿佛能感受到它们潜藏的生命力。
这两种新种子的出现,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之前朱元璋已经做好了实在不行就向南拓展,用南方的粮食去赈济北方的计划,而现在既然有了这黑麦,北方百姓最基本的生存就能够得到保障了,在实际上增强了北地汉人对大明的归属感。
而北方的稳定,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由于历史因素,幽燕之地从五代十国以来,就脱离了汉人政权的控制,而两河之地(河北与山西,山西古称“河东”),也自靖康以后,沦陷于胡人之手数百年了。
所以,北方不仅胡化严重,而且人口非常稀少,粮食产量也较低,可偏偏北方承担着防御蒙古人的重任,又不能不屯驻大量军队并进行移民,为了这些军队和移民,大明朝廷就必须每年给北方运粮。
这也是从洪武三年开始实行“开中法”的根源所在,如果不需要给北方运粮,大明朝廷干嘛要给商人们发代表着财富的盐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