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荒网 > 美文同人 > 吾家有巧媳

吾家有巧媳

凌霄卫谚 著

美文同人连载

凌霄死了,作为一个人民警察,她死在了井坑里。死的如此悲催也就算了,没想到,她竟还穿越到了一个身材肥硕的农村恶妇身上。相公厌恶,婆婆不喜,邻里视她为老虎。家徒四壁,地无半亩,日子难过。凌霄只想发家致富,把日子过好。凌霄的致富理念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她上山打猎,卖山货,卖草药,开荒种地,不但日子过得富裕起来。还与原本两看相厌的相公,日久生情,定下白头誓言。哪知,相公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尽然要另娶她人。她带球上京,在他大婚之时,直接将休书扔在了他的脸上……

主角:凌霄卫谚   更新:2023-08-08 03: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凌霄卫谚的美文同人小说《吾家有巧媳》,由网络作家“凌霄卫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凌霄死了,作为一个人民警察,她死在了井坑里。死的如此悲催也就算了,没想到,她竟还穿越到了一个身材肥硕的农村恶妇身上。相公厌恶,婆婆不喜,邻里视她为老虎。家徒四壁,地无半亩,日子难过。凌霄只想发家致富,把日子过好。凌霄的致富理念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她上山打猎,卖山货,卖草药,开荒种地,不但日子过得富裕起来。还与原本两看相厌的相公,日久生情,定下白头誓言。哪知,相公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尽然要另娶她人。她带球上京,在他大婚之时,直接将休书扔在了他的脸上……

《吾家有巧媳》精彩片段

白虎国,正元三年,春。
新年刚过,原本堆积在屋顶,和树枝上的白雪已经开始融化了。宁静而又祥和的村庄,随处可见新年残留的气息。地上的红色炮竹纸,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的门神和春联,都在无声的诉说着,新年才刚刚过去。
但是,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却被一阵打骂之声破坏。原本待在家中享受着,新年余韵的村民们,纷纷走到了东村头,发出打骂之色的卫家。
卫家,破旧的院子内,一个身材高大,面目粗狂的中年男子,正与四个同样高大,粗狂的青年男子,对着地上的穿着灰色单薄长衫的年轻男子又打又骂.
一个包着灰色头巾,穿着褐色棉袄的中年妇人,也红着眼睛指着被打的男子破口大骂。
“莫打了,亲家莫打了……再打下,谚儿就要没命了,呜呜……”一个穿着灰色袄裙,裙子上,打着补丁,用木簪绾发,身材瘦弱,脸色发白的柔美妇人,跌坐在地上,对打人的人喊道。
“他要没命了,我女儿可是已经躺在床上,只有出气儿,连进气儿都没有了。”刘氏红着眼睛,抓着自己的衣襟,冲那脸色发白的妇人怒吼道。当初要不是看这卫谚,是个知书识礼之人,为人谦和善良,她又怎么会由着初柳嫁给他。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这姓卫的竟然会伤她女儿至此。方才跟着他们来瞧伤的郎中都说了,让准备后事。她女儿都要没命了,她又怎么会饶过这姓卫的。
“我今日定要打死你,为我小妹报仇。”林家大郎,林春生红着眼睛,发狠的踹着地上的男子。
“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若不是因为我,谚儿也不会推了初柳,让她撞到了石头。你们要打,便打死我吧!求求你们,不要再打谚儿了。”冯氏爬到林大风的身边,死死的抱着他的脚,不让他往自己的儿子身上踹。
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卫谚,见自己的娘亲,如此求林家的人,心中自然是悲愤万分。
“娘莫求他们,那恶妇本就活该,你无错。”想他卫谚,是倒了八辈子霉才摊上林初柳这个恶妇。当初,娶那恶妇他便是被着横行霸道的林家人,逼迫着娶的,并非他心甘情愿。
林大风最疼爱的就是林初柳这幺女,听到卫谚说自己的宝贝女儿是恶妇,还说她活该,他自然是怒不可遏。
“好你个卫谚,老子今日便打死你。”林大风气急,一脚甩开冯氏。将卫谚被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的卫谚,从地上抓起来。碗大的拳头,直接便打在了卫谚的脸上。卫谚的身子,也因为着一拳,被直接打进了屋内,嘴角流着血躺在地上,缓不过来。
“哎哟……”
院外围观的村民,都纷纷叫了起来,十分可怜同情冯氏母子。但是,他们却也不敢上去阻止。这林家是猎户之家,五个成年男人,个个孔武有力,且脾气暴躁,谁敢上前阻止,他们定然也是照打不误的。
“咳咳……谚儿,咳咳……”本来就身体不好的冯氏,趴在地上咳嗽着,心痛的唤着自己儿子的名字,担心自己的儿子已经被林大风一拳给打死了。
终于,与冯氏交好的邻居,陈氏忍不住了。走进院内,扶起地上的冯氏,忿忿不平的对林家六人道:“姓林的,这里是无银村,不是你们虎头村,你们可别太过分了。再说了,卫谚可是秀才,你们若真打死了他,且看官府会不会抓你们下大狱?”
刘氏插着腰,指着陈氏便大声质问道:“他是秀才又如何?打死了我女儿,照样得给我女儿偿命,我打死他给我女儿偿命?天经地义,官府也管不了。”
“你那女儿不还没死吗?”陈氏直接怼了一句过去。又看着院外的乡亲门道:“各位邻里乡亲,都是看着卫家小子长大的。今日出了这样的事情,还请大家伙儿给评评理,断一断这事儿到底是谁的错?”
冯氏本就是个性子柔弱,又不能言善辩之人,若是她再不拉着乡亲们帮帮忙,这母子二人,定会被林家的人给欺负死了。
陈氏看着众人道:“昨日一早,卫谚他娘便拿了针线,到我家中与我一起做绣活。到了晌午,该做午饭了便拿着东西归家。刚走出我家院子,便听到林初柳在院中大骂。骂她婆婆是老不死的毒妇,说她故意不把给她留得早饭放在锅里热着,让她吃冷饭。她自己睡到日晒三竿才起来,吃不上热饭,反倒那般咒骂婆婆,各位乡亲你们且说,她林初柳对是不对?”
围观的村民,都纷纷摇头道:“自然是不对的,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儿媳妇儿,懒不说,还大逆不道咒骂自己的婆婆是老不死的。”
“就是,这样的女儿,也只有林家人才能养得出来。”
虽然说这冯氏母子是外来户,但是这冯氏为人心善,性子又软绵,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倒也和睦。再说这卫谚不仅是无银村最出色的后生,也是无银村的唯一的一个秀才,大家都还指着他日后能当大官,造福无银村呢!所以卫谚娶了初柳这个又懒又胖,又歪又恶的女人,摊上林家这门蛮横不讲理亲家,大家都十分同情,十分惋惜。
“我林家女儿怎么了?我林家女儿好得很!”林家二郎林夏生,眼睛一横,瞪着说林初柳不好的村民怒吼道。
被林家二郎这么一吼,众村民都忿忿不平的闭上了嘴。
“这是干什么呀?”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围在院门口的村民让开一条道,穿了一声灰色短衫,六十岁左右,留着山羊胡的,两鬓微白的老者,拿着烟枪,走进了院子里。
陈氏一见来人,便忙道:“里长您可来了,你若再不来,这卫家母子都要被这林家人给打死了。”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无银村的里长陈福。
里长看到院子里的情况,手往背后一背,一双有神的小眼睛,瞪着林家人质问道:“林大风你们林家人,今日是要在我们无银村行凶不成?”
冯氏见里长来了,不由放心了一些。有里长在,这林家人自然不敢乱来。她便忙,去躺在地上的卫谚扶了起来。
卫谚擦了擦嘴角的血,朝里长作了个揖。
林家人就上是再横,这里长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我们不是来行凶的,是替小女算账的。”林大风梗着脖子说道。
“算账?算什么账?你们林家人还好意思来算账,真当我老了,耳聋眼瞎不知道昨日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昨日发生的事情,他都听说了。那卫谚媳妇儿会变成现在这样,完全是咎由自取。
“昨日若不是你那女儿,打骂自己的婆婆,卫谚那后生,会推了她?让她撞了石头?”昨日他虽然没来,但是,前因后果,他那小孙子都回来给他一一禀报了。
昨日林初柳因为饭冷了,先是咒骂冯氏,冯氏虽然性子软糯但是却也忍不住说了她两句。她便发起浑来,还对冯氏动手。正好被刚回家的卫谚撞见,然后被卫谚推了一把。正好撞到了院子里的磨刀石,撞破了脑袋,晕死了过去,冯氏母子当下便请了郎中来瞧,郎中说并无大碍上了药就走了。哪知道今日却还未醒来!林初柳受了伤,于情于理自然是得通知她娘家人。卫谚便请人去十里之外的虎头村,通知了林家人。
林家人自知打骂婆婆,是林初柳的不对。但是她们的宝贝女儿(小妹)要没了性命,他们断没有放过卫谚的道理。
林大风红着眼道:“老子才不管这些,杀人偿命,卫谚害得我女儿没了性命,我便要他偿命。”
“偿命?”陈福不解的看向了陈氏?不是说伤了头嘛?怎么还要偿命了?
陈氏忙解释道:“林家那丫头,今日一直未醒。林家人过来的时候,带了郎中过来,那郎中说人没得救了,让准备后事。”
“这人死了吗?”陈福又问。
陈氏摇了摇头道:“还没呢!”
“这人不还没死么?偿什么命?再说了,这世上只有官府断了案,才可断人性命。你们可不能私下便要了人性命,你们既然要让卫谚这后生偿命,咱们便由官府来断。”陈福说着,对村里的一个后生道:“二狗,去镇上报官,让县太爷来断案。”
“好勒!”那叫二狗的后生,应了一声,就要往镇上去。
“咚……”
“哎哟!”屋内忽然传出,重物落地的声音,和一声惨叫。
众人先是一惊,随即那刘氏便喊着:“初柳……”冲进了屋内,林家父子也跟着进了屋。
“哎哟……痛痛痛……”凌霄眼睛微微闭着,用手摸着自己的后脑勺。
她做梦,梦到自己要迟到了,一下子被惊醒。便像往常一般,翻身下床。可是不的为什么,她今日这身子,似乎笨重了许多,直接摔倒了地上。她身上倒是没感觉有多痛,只是这脑袋,痛得厉害。
“哎哟!我的初柳诶!”刘氏一进屋就见自己的幺女躺在地上,便忙跑了过去。蹲在地上,将她的上半身从地上扶起。虽然她很想将自己的女儿,从地上扶起来,但是无奈自己女儿这体积实在是有些庞大,她一人扶不起来。
“娘,小妹可是醒了?”林家四个儿子,和林大风直接围了上来,看着刘氏抱着的胖胖的女子。
凌霄睁开豆大的眼睛,看着头顶上方的六张脸,楞住了。这些人好生奇怪,明明男人还留着长发,穿古人的衣服。恩,她一定是在做梦,一定是……
“啊……”头痛,头好痛。一股不属于她的记忆,如同洪水一般,涌入了她的脑海。
“初柳,怎么了?可是头痛得厉害?”看到自己的女儿如此痛苦,刘氏和林大风自然是又心疼,又担心,忙关心询问。
冯氏母子,还有陈氏和里长走进了屋内,听见初柳发出的痛呼,便知道这人是醒了。便忙让人,去把报官的人给追了回来。
凌霄生无可恋的睁着眼睛,完全无法接受,自己已经穿越了的事实。
想她是根正苗红,不信鬼神之说的穷三代。好不容易,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跳出农村,考上了警校当上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警察。安安分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当着自己的小片警儿。没想到,却在追一个抢了小朋友压岁钱抢劫犯时,掉进了被偷了井盖的井坑里。掉井坑里也就算了,这老天爷竟然让她穿越了。而且还穿越到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恶妇身上。
既然她的灵魂都已经穿越到这儿了,那么在井坑里的她一定是死了。也不知道,同事能不能在井坑里找到她的遗体,她爸妈会不会受得住她死了的打击。
“初柳,你别吓娘,你说话啊!”刘氏见只女儿,双眼无神的看着自己,心中便十分不安。
“娘,你说我小妹该不是傻了吧?”林家四郎林冬生,看着自家面无表情的,眼神呆滞的小妹说道。
凌霄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扯了扯嘴角,看着原主的四个哥哥,和双亲道:“我、我没事儿了。”
她承接了原主的记忆,知道原主的父兄是什么样的人。若是她真傻了,他们还不得把原主那倒霉相公给打残废了。
“没事、没事就好。来,你们几个,快把你妹妹抬到床上去。”刘氏放了心,让自己的几个儿子,把凌霄抬上床。
“好……”
林春生和林夏生合力将凌霄抬上了床,看到二人那吃力的样,凌霄忍不住捂脸。想她以前的身体,是何等的矫健,何等的匀称。如今,她却变成了一个上床,都要两个男人抬的人了。她目测,这林初柳的身体,至少有两百斤重。要说,这林家也不富裕,因为孩子多,这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能把林初柳吃成这样,也不是一见容易的事情啊!
凌霄被抬上床后,看到了原主的倒霉婆婆,和倒霉相公。倒霉婆婆只是衣服上有些脏乱而已,只是那倒霉相公就惨烈了。鼻青脸肿的,衣服凌乱不堪,完全不似原主记忆中的,俊秀爽朗,清风霁月。看来这原主的父兄,已经找他们算过账了。
“不是说这人没得救,让准备后事了吗?这人怎么又好端端的醒了?林家的,你们该不会是想找理由欺负卫家母子,找了个庸医,故意那么说的吧!”陈氏狐疑的看着林家人说道。
他们林家人找来的郎中,说让准备后事。如今这人醒了,还说自己没事儿,这定是林家人想欺负人,和那郎中串通好的。
卫谚冷冷的看着林家人,在他的眼中,林家人就是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无耻之徒。为了找借口羞辱欺负他们母子,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是做得出来的。
刘氏转过头,伸着三根手指道:“我刘月娘对天发誓,我林家人若串通了郎中,说我女儿没得救了,借机欺负卫家母子,便断子绝孙不得好死。”
她虽然气这卫谚伤了自己的女儿,但是,却也不会咒自己的女儿死。
冯氏也有些怀疑,但是见刘氏发这么毒的誓,便不再怀疑了。
她小声道:“许是那郎中弄错了,儿媳妇儿无事便好。”
虽然她不喜欢这儿媳妇儿,但是这儿媳妇儿没事儿,终归是好事,亲家也不会再打谚儿,要他偿命。
“咳咳……”里长咳了两声,看着众人道:“既然这人没事儿了,林家的你们也就别闹了。虽然卫谚伤了你们家丫头,但是那也是因为你们家丫头打骂婆婆。而且,你们也把人打了,依我看这事儿便到此为止吧!再闹下去,两家都不好看。”
卫谚没有说话,冯氏和林家人都点了点头,听了里长的话。
林家人留了一串钱,说是给林初柳补身子用便没有一丝愧疚的离开了。走的时候,还给凌霄说,若是冯氏和卫谚待她不好,便跟他们说,他们来收拾她们。
林家人一走,卫谚便把林家人留下的一串钱丢进了臭水沟里。隔壁陈氏家的小虎,把钱捡了起来,洗了洗又给送了回来,交给了冯氏。
冯氏便拿着钱,带着卫谚去村尾的陈郎中家看了伤上了药。
凌霄躺在床上,看着茅草房顶,心情无比的沉重。她一个五讲四美的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好青年。老天爷为何就要这么对她,让她穿越到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封建社会来啊!这分明就是在折磨她啊!
从原主的记忆中,她得知,这是一个历史上没有存在过得朝代。这个国家叫做白虎国,她现在在的地方叫做无银村。这里为什么会叫做无银村呢!大概是因为太穷,没有银子的缘故。
而这原主的名字,叫做林初柳,年方十七,是家中幺女。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是,她却是被父母好吃好喝喂大,被四个兄宠着保护着长大的。家中父母与兄长,将她宠上了天,要什么便给什么?就算给不起的,也会想方设法的给。如是有人欺负她,她那几个哥哥,定会将人揍得,看见她都绕道走。
也正是因为如此,造就了原主,蛮横跋扈的,喜欢欺负人,想要什么便一定要得到的性子。
他那几个哥哥和父兄,为人也有些粗鲁霸道,娘亲也十分的泼辣,所以林家的人在这十里八村,风评都不太好。以至于哥哥们,到了成亲的年纪都说不上媳妇儿。她已经及笄,都无人上门提亲。
要说这原主和她那相公卫谚,本是十分不相配的人。但是因为原主去镇上的时候,看见了在街边卖字画,帮人写信的卫谚,便看上人家了。回到家便缠着爹娘,找了媒婆来说亲。那结果,当然是被婉拒了。然后原主就想了个阴损招数,原主故意在卫谚,从镇上要经过的河边洗澡。待卫谚路过时,便大呼救命。卫谚听到呼救便前去救人,便看到了正在河里洗澡的原主。然后,原主的三哥和四哥就跳了出来,抓住了卫谚说他偷看原主洗澡。
然后便带着父母,绑着卫谚去了卫谚家中。说他看了原主的身子,原主日后嫁不出去了,逼着卫谚娶她。卫谚自然是不从,林家人便说要报官,让官府把他当采花贼给抓起来。
众人深知,这卫谚是被林家人设计了。但是,他看了原主身子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他日后还要参加科举考试,可不能吃官司的。没有办法,冯氏只得劝说卫谚,娶了原主。
要说这卫谚文采非凡,十六岁便中了秀才,如今不过十八。这模样也俊秀爽朗,在这十里八村也算的是上拔尖儿的人物了。娶了林初柳这么个跋扈蛮横,粗鄙,还生的难看,形体肥硕的人,自然是十分不忿,十分憋屈。所以,二人成亲已有半年,却未曾圆房。
而且,这原主十分能吃,还喜欢吃肉。这卫家孤儿寡母,因为是外来户,所以也无田地,都是靠冯氏做针线卖绣活,和卫谚卖字画,替人写书信过活的。这原主一嫁进来,把原本就穷的卫家给吃得更穷了。这原主是典型的又懒又好吃,平日里什么都不做,就是吃了睡了睡了吃。吃得不好,或者没吃饱,还会凶神恶煞的骂她婆婆冯氏。以至于,冯氏对她有些惧怕。这卫谚本就是孝子,所以便更加厌恶原主了。
哎!她这日子,日后要如何过呢?凌霄感到十分茫然?
“咕咕……”凌霄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
她看了看窗外,只见日落西山,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
因为这身子,昏迷了一天一夜,所以都还未进食。这饿劲儿上来了,凌霄只觉得十分难受。
她拖着笨重的身子,下了床,根据原主的记忆,走到了灶间。
所谓灶间,不过是用竹子和茅草搭起来的茅棚子而已。她在灶间搜索了一番,找到了面缸,素油,盐巴。面缸里的面,还有贴缸底一点点儿。她寻思了一下,打算做点儿疙瘩汤吃,便去院子里的小菜地,拔了两棵白菜,和一把小葱。洗菜,和面,生火,她做得有模有样。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从小看着家里大人做饭,这些事情她自然也是手到擒来。
袅袅炊烟,从烟囱飘出。
看完郎中,往家中走的冯氏,看着自家房子之中冒出的青烟,便纳闷儿的道:“咱们家的烟囱,怎么冒出青烟来了?”
现在只有儿媳妇儿在家中,难不成是儿媳妇儿饿了在煮饭?不对,她那儿媳妇儿,可是不会做饭,连火都不会烧的。
卫谚抬头瞧了瞧,摇了摇头,谁知道那恶妇又在整什么幺蛾子。母子二人担心林初柳烧了房子,不由加快了脚步。
母子二人,进屋的时候,凌霄正好把疙瘩汤,端上了桌。
看见二人进屋,凌霄楞了一下,想了想,干巴巴的开口道:“吃、吃饭吧!”
看到桌上,三碗香气浓郁,漂浮着翠绿葱花和油花的疙瘩汤,冯氏母子皆是一愣。
这……都是柳初柳做的?二人满是不信的看着她。
凌霄被二人看的有些发毛,忽然想起,这原主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可是粥都不会煮的。如今,自己做出了这么正常的疙瘩汤来,他们自然会觉得奇怪。
“我实在是太饿了,所以就……”她如此说,是想让二人认为,她是饿狠了所以才自己做出了疙瘩汤来。毕竟,人在饿到极致的时候,会想方设法的弄吃的出来。所以,原本不会做饭林初柳因为饿极了,想办法做出了疙瘩汤,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呵……卫谚冷冷的看着林初柳,嘲讽道:“原来你会做饭,因为想偷懒不做饭,便装着不会做。”
因为今日饿狠了,肚子熬不住了,才下厨做了疙瘩汤,露了馅儿。
“这……”凌霄语塞,这古人的脑回路果然是跟她的不一样。这卫谚竟然认为,原主以前的不会做饭,都是为了偷懒装出来的。算了,她也懒得解释那么多,既然他要那样认为,便是那样吧!毕竟,为了好好的吃一顿,慰藉接受自己穿越的悲伤心情。她这疙瘩汤做得还挺好吃的,绝对不是一个不会做饭的人能做出来的味道。所以,为了避免多余的解释,就这样吧!
冯氏虽然和卫谚想的一样,但是这儿媳妇儿会做饭是件好事,便忙温柔的笑着道:“好了,儿媳妇儿会做饭,是好事儿。既然都已经做好了,咱们便坐下来吃吧!”
要知道,这做疙瘩汤用的面粉,可是她们家仅剩的一点面粉呢!往日,她都是做玉米饼子的时候,放一点点儿面粉的,这样玉米饼子吃起来也能细软一些。如今没了面粉,接下来的日子,他们都要吃粗糙又有些硬的玉米饼子了。而且,闻着这香味儿,儿媳妇儿似乎也放了不少素油呢!
“我可不敢吃,指不定这恶妇在疙瘩汤里下了药呢!”卫谚顶着一脸青紫,阴阳怪气的说道。下药这种事情,她林初柳也不是做不出来的。
“你……”凌霄本想发作,但是,想想这原主以前是如何对母子二人的,便忍住了。若是换了她是卫谚,遇到林初柳那样的媳妇儿,她不知道打了她多少回了。
“这话怎么说的,初柳怎么会在汤里下药呢!好了,快些坐下来吃吧!这可是咱们家最细致的一顿饭了。”货真价实的疙瘩汤呢!可不是细致吗?在这无银村,可没有哪家能做白面疙瘩汤吃,大多都会掺些杂面儿。
冯氏拉着卫谚往凳子上坐,看到满满的三碗疙瘩汤和上面的一层油花。他拨开自家娘亲的手,疾步进了厨房。他先是打开了装面粉的小陶缸,只见里面空空如也。又看了看装着素油的小陶罐,只见原本还剩半罐儿的素油,如今不过还剩下三分之一不到。平日里那么多素油和那么多面粉,他们都可以吃上半个月,今日却被那好吃懒做的恶妇,一顿给吃完了。
卫谚心中本来就因为林家今日闹的那一出心中有气,如今,更是气上加气。直接冲出了厨房,走到堂屋,看着桌上三碗冒着热气的疙瘩汤,只觉得怒火中烧。
“哼……”他双手一挥,将桌上的三碗疙瘩汤,全扫在了地上。指着凌霄的鼻子便骂道:“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够吃半个月的素油和面粉,被你一顿用了个干净,后半个月的日子你让我们如何过?”若不是因为林初柳这个好吃懒做的恶妇,他和娘亲的日子,又怎么会过成这样?没娶这林初柳之前,他们家中还有些存银。隔个几天,还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十天半个月,还能买上半斤猪肉开开荤。如今,存银没了,别说是买猪肉了,他们顿顿都只能吃,掺了少许面粉的玉米饼子,和放了两滴素油煮的白菜。因为,林初柳那个吃货,一顿就要吃他和他娘加起来的两倍。
卫谚以前从不会如此凶的骂人,但是自从娶了林初柳,他的所有涵养便离家出走了。
“谚儿你这是做什么?”冯氏看到被扫到地上的疙瘩汤,一阵心疼。虽然这初柳用了所有的面粉,和许多素油是有些过分,但是也不能如此浪费了啊!
“你……”凌霄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卫谚扫到了地上,心中又气,又委屈。她以前在家中,都是这么做疙瘩汤的,谁知道,那面粉和素油是他们家要吃半个月的。就算是她大手大脚了,他也不能这样做啊!亏她还好心做了三碗,早知如此,她就不做他们的了。
凌霄红了眼,眼泪在眼眶之中打转。她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才穿到这个林初柳身上,受着她不该受的气。
“我赔给你便是。”凌霄红着眼,咬着牙说完。瞪了卫谚一眼,跑了出去。
“儿媳妇儿……”
冯氏在身后的唤她,凌霄权当听不见,她特么的委屈了,得找个地方调节心情。她在跑的时候,感受到全身上下的没一块肥肉都在颤抖,她忽然又觉得好想哭。
因为天已经开始黑了,村里的人都回家吃晚饭去了,所以凌霄也没遇到什么人。纵使遇到了什么人,人家瞧见她了,都连忙绕到一边,躲得远远的。
凌霄凭借着原主的记忆,走到了村口的老榕树下。她坐在榕树下,看着绵延向远方的小路。只要从这条小路一直往前走,便能离开这个地方。那卫家母子都不喜欢她,不,不应该用喜欢两个字,他们是赤果果的讨厌她。村民对她也十分反感,她何苦因为原主以前造的孽,在这儿受他们的气。还不如一走了之,天大地大任她闯。
她的心情有些激荡了,站了起来,抬脚就朝小路走去。可是没走两步,她便停下了脚步。若是她真的一走了之了,原主的父兄铁定会打死卫谚的。
“儿媳妇儿呼呼……天都黑了,你这是要往哪里去啊?快随娘回家。”追出来的冯氏,一把抓住了凌霄的手。因为跑得急,她也是喘得上次不接下气。还好,她追上来了,若是着儿媳妇儿回了娘家告状,到时候少不得又要闹上一场,谚儿势必要挨上一顿打。
凌霄不知,这冯氏追出来,是怕她回娘家告状。见她喘着粗气,让她回家,她心中只觉得一阵温暖。唉!这冯氏还真是个烂好人,林初柳都那么对她了,她还能来追自己。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白莲花了吧!而且还是货真价实的白莲花,不是伪白莲花。
“我不回去”虽然知道自己不回去,也不能去别的地方。但是凌霄,还是忍不住想要拿一下乔。
“咕咕……”凌霄的肚子不争气的响起了一阵长长的叫声,她脸色微红,有些尴尬的低下了头。
“今日的事,是谚儿不对,走,娘回去给你贴饼子吃。”冯氏温柔的笑着,拉着凌霄的手往家的方向走。
凌霄走在冯氏后面,看着冯氏的后脑勺,心想,摊上这么好的婆婆,林初柳当真是积了八辈子德,可惜她不知道珍惜。
二人回了家,堂屋里已经收拾干净了。卫谚在灶间烧火,像是在准备晚饭。冯氏让凌霄在堂屋坐着,便去了灶间。没过一会儿,玉米饼的香甜气味儿便传了出来,凌霄只觉得更饿了。
又过了半刻钟,冯氏端着十几个有些发黑玉米饼子,和两碗白菜汤进了堂屋。
“谚儿在灶间吃。”冯氏像她解释了一下,卫谚为何没有来堂屋吃饭。
凌霄知道那卫谚在灶间吃饭,是因为不想看见她。正好,她也不想看到他来着,若是对着他那张臭脸吃饭,她也会消化不良的。她伸手拿起了一个玉米饼子,借着微弱的油灯光,发现这玉米饼子黑黑的,闻一闻还有一股糊味儿。肯定是那卫谚,想让她吃糊的玉米饼子,所以才故意烧大了火,害的她婆婆把玉米饼子贴糊了。咦……不对,凌霄稍稍翻阅了一下原主的记忆,似乎她也经常吃贴糊的玉米饼子,所以这很有可能是她婆婆手艺不好。
管它的糊就糊吧!又不是不能吃。她张嘴咬了一口,只觉得饼子又硬又粗,还有些苦味儿。她嚼了两下,想要咽进去却噎在了喉咙。她忙喝了一口白菜汤,差点没把汤给喷出来。这白菜汤,没油没盐,还有点像她爷爷煮的猪潲水的味道。
不要问她,为什么知道猪潲水是这个味儿的!
见凌霄脸色不对,冯氏以为她是因为,玉米饼子里没有放面粉难吃了,不高兴了。所以,心中十分忐忑,怕这儿媳妇儿又要发脾气了。
冯氏本来就胆子小,加上这林初柳发起脾气来,又十分吓人。所以,这冯氏,十分害怕林初柳飞脾气。
“怎、怎么了?可、可是难吃了?”她战战兢兢的看着凌霄询问道。
凌霄无法体会到原主以前对好吃和不好吃的认定,但在她看来,这玉米饼子和白菜汤都是十分难吃的。看来她这倒霉婆婆,是一个厨艺不太好的人。
不过见冯氏那战战兢兢,害怕她发脾气的模样,凌霄咽下嘴里的白菜汤,皱着一张脸道:“没、还好,还好!”
听到凌霄说还好,冯氏松了一口气。若是这儿媳妇儿闹起来,要吃掺了面粉的饼子,她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过,今日她这儿媳妇醒来之后,于往日似有所不同,对她这个做婆婆的客气了不少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