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阅读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作者“朝云紫”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多,大麦是王家最苦的一个孩子。“先吃点东西,然后干活。”程弯弯站起身往灶房走,看向大儿媳道,“就做面糊糊吧,放野菜一起煮。”因着有外人在,她没拿白面,拿的是荞麦粉,发黑的荞麦粉和野菜一起煮成糊糊,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吃的,不过他们家的糊糊会煮的粘稠一点,一人一大碗。吴慧娘煮早饭的时候,赵四蛋走过来。他揪住程弯弯的袖子,眨巴着大眼睛问道......
《精品阅读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精彩片段
大河村里正也姓赵,今年五十五岁,当了二十多年的里正,在村里很有威望。
赵里正第一个开口借一斤粮食给王家,其他人也想附和借一点,可村里有余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大家都是靠挨饿熬日子,谁拿得出多余的粮食。
最后,村里人一共就凑了三斤粮食出来。
三斤粮食,就算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天吃个一分饱,一家人也只能吃个四五天。
王婶子拿着三斤粮食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最后直接晕厥过去,倒在了王家大闺女的怀中。
赵老太太也在人群中,她借了半斤粟米出去,本来还想叮嘱大儿媳后半夜警醒一点,但随即一想,大儿媳从程家刮来的铜板怕是全部买了肉吃,家里哪有什么余粮,她老人家摇摇头,回赵家去却没再睡下,而是将全家人喊起来藏粮食。
赵家只有大房分了出去,二房三房全住在一起,大人加上孩子,一共十二口人。
赵老太太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知道存粮食的重要性,一天存一点,这么长时间下来,家里攒了有四五十斤粟米,三十斤荞面,还有三十多斤藜子玉米面杂面……老太太让两个儿子每个屋子里藏十斤,就算有贼潜进来,最多也就损失十来斤,不会像王家一样,全家都去喝西北风。
这一夜,大河村的人都没睡好。
贼人没追回来,王家就仅剩下三斤粮食,根本撑不到秋收……最关键的是,今年未必会秋收。
一大早,王家就闹出动静。
“爹,求求你别卖我,求求你了……”
王家大闺女王大麦跪在地上,哭成了泪人儿。
泥鳅抱着自己大姐崩溃哭起来:“爹,你卖我吧,我是男孩子,能卖更多钱!”
王婶子的眼泪也唰唰往下流:“当家的,一定要这样吗?”
“家里没粮食,不把她卖了这日子咋过?”王永成叹气,“是个大户人家,就算闹荒灾也有口吃的,把大麦送过去是享福,有啥好哭的!大麦过去,人家给我们半吊钱,半吊钱能买一百多斤粮食,这是好事!”
他说是这么说,脸上却满是愁苦。
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谁都不会想到卖孩子。
程弯弯一起床,就听到隔壁在为卖孩子的事起争执。
她将昨天捡回来的毛栗子分出来一半,拿着走到了隔壁门口。
她靠着泥巴墙,故作讥讽的说道:“里正还真是偏心你们家,二话不说就给你们凑了三斤粮,我家可是一粒米都没有!镇上有家开杂货铺的人没生儿子,说出二两银子,把我家四蛋买过去摔盆!”
“我家四个小子,个个张口等吃的,我要是卖了四蛋,二两银子够吃到过年,我再怎么混账也是亲娘,干不出卖孩子的事,大不了一起饿死。”她将手里的毛栗子扔过去,“我是没钱把大麦买回来的,这点粮食换大麦去我们家干一天活吧!”
她招招手,“大麦,你还愣着干啥,赶紧过来把我家衣服洗了!”
王大麦知道赵婶子不是什么好人,可现在只要能不被卖掉,她什么都愿意做,她从地上爬起来,眼泪都顾不上擦,立马跟着程弯弯走了。
王婶子哪舍得卖女儿,等闺女跑出去后,故意挡在院门口,生怕当家的追上去。
王永成坐在干柴上,啪嗒啪嗒抽旱烟。
王婶子将地上的布袋子捡起来,沉甸甸的,竟然是四五斤毛栗子。
毛栗子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山上很多,但靠近山下的栗子树都被村里人秃噜光了,并不是天天都能碰到昨天那几棵栗子树……想到昨天刚捡回来四五十斤栗子,她的心仿佛在滴血。
“赵大嫂这个混不吝都能把日子过下去,为啥我们不能!”王婶子抓着毛栗子,咬牙切齿的道,“哪怕是吃野菜,啃树皮,就算是吃土,我也不同意卖孩子!”
王永成叹气:“那就等地里的稻子收了再说!”
地里有收成,自然不用卖孩子,但如果颗粒无收,接下来大半年都不会再有一粒粮食进仓,唯一的出路就是卖孩子。
而到了那时,卖孩子的绝不可能只有他们一家!
程弯弯领着王大麦走到自家院子里,家里需要洗的衣服吴慧娘早就洗干净晾起来了。
她拉着大麦坐下来:“你爹要是真的想卖你,不管我说啥,他都会带你去镇上。”
大麦擦干眼泪,默默地不说话。
程弯弯叹气,虽然王婶子是个疼孩子的,但在这个年代,重男轻女是通病,王家三个闺女,一个儿子,最大的闺女承受的就最多,大麦是王家最苦的一个孩子。
“先吃点东西,然后干活。”程弯弯站起身往灶房走,看向大儿媳道,“就做面糊糊吧,放野菜一起煮。”
因着有外人在,她没拿白面,拿的是荞麦粉,发黑的荞麦粉和野菜一起煮成糊糊,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吃的,不过他们家的糊糊会煮的粘稠一点,一人一大碗。
吴慧娘煮早饭的时候,赵四蛋走过来。
他揪住程弯弯的袖子,眨巴着大眼睛问道:“娘,真的有人要花二两银子把我买走吗?”
这不是程弯弯编出来的瞎话,去年大山爹死后,隔壁村确实有绝户的人来买养老送终的儿子,想出半两银子让四蛋去给他们养老送终,原身有点动心,不过那家人被赵老太太火力十足给骂走了,便没再提这事儿。
但若是荒灾越来越严重,原身怕是要真的将四蛋给卖掉……
程弯弯捏了捏小家伙的脸:“所以呀,你长大后可不能有了媳妇就忘了娘。”
赵四蛋用力点头:“我会一辈子孝敬娘,让娘一辈子有大米饭有肉吃!”
程弯弯没忍住笑起来。
灶房里很快传出香味,一大家子人在桌子边围着坐下来,王大麦也被按着坐下,面前放着一碗野菜糊糊。
“赵婶,这不行……”
王大麦连连摆手,赵婶子刚刚给了他们家一袋粮食,她都还啥都没做,咋能白吃一碗糊糊。
先前他们家还有粮食的时候,她都吃不上这么稠的糊糊……
五六个孩子在院门口。
每个孩子手上都拎着篮子,篮子里是摘下来的灯笼。
“你们这些小家伙动作真快。”程弯弯笑着道,“不过婶子明天晚上才能给你们结账,可以吗?”
王大麦第一个点头:“可以的,婶子随便什么时候给都行。”
程弯弯呵呵干笑起来:“这里是两斤,那婶子就欠你四文钱,还有前天的两个鸡蛋。”
前天挖沟时,承诺给孩子们的鸡蛋,一共是二十多个,到现在才给出去八个,还需要三天多才能偿还清楚,这会儿又欠下孩子们十几文钱,明天晚上必须把这笔账给清算了,不然她良心过不去。
陆陆续续有孩子们过来,这个一斤,那个两斤,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堆了二十多斤石花籽,而她也欠下了四十多文钱的巨款。
本来村里人还眼红大山娘做吃食赚了许多钱,可见她连成本钱都付不出来,才知道做生意不容易。
先要赊账,赚了钱才能清账,若是东西卖不出去砸手上了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
这种高风险对小农户来说,完全承受不起。
村里一些妇人本来还生出了一些不好的心思,这会儿也烟消云散了。
程弯弯带着儿子们在家里忙活起来,南府书院的消费能力还行,七八十碗不够,那明儿可以带两百碗左右去试试看,河口镇有个集散码头,那边有许多苦力,但不知道干苦力的男人们愿不愿意花三文钱买冰粉,不管怎么样,先试试再说。
赵二狗负责把石花籽剥出来。
赵大山和赵三牛负责搓洗石花籽。
吴慧娘负责熬红糖,赵四蛋盯着灶里的火。
程弯弯则在切山楂碎,还有剥花生,再把花生去掉红外衣,捣成碎渣渣……
“大伯娘,在吗?”
门口响起春花的声音,程弯弯擦擦手走出去。
春花和冬花两姐妹拎着篮子站在门口,脚边还放着一个大大的背篓,目测至少五斤石花籽。
春花开口问道:“大伯娘,我们一不小心摘多了一点,你收吗?”
程弯弯自然是收的,虽说一斤石花籽能出至少二三十斤冰粉,但石花籽剥出来之后又不会放坏,自然是越多越好。
她笑着道:“一共是五斤半,大伯娘欠你十一文钱,明天晚上你过来拿。”
春花满脸喜悦,她靠自己赚到了十一文钱,回去告诉娘,娘一定会很开心。
她牵着冬花的手准备走。
冬花吸了吸鼻子:“大伯娘,你们家好香,四蛋哥在吃啥……”
她直勾勾的盯着坐在门口的赵四蛋。
赵四蛋忙活完之后,坐在门槛上吃点心,一包点心有六块,他舍不得吃,一小口一小口舔着,慢慢咽下去,就这么慢吞吞的吃,也吃掉了三块,他准备留着明天再吃,一抬头就见冬花直勾勾的看着他。
他连忙将点心藏进了袖子里。
“大伯娘,我好饿……”
冬花的口水滋溜一下流出来,她这幅样子,谁能看不懂她什么心思。
程弯弯自然不会跟一个才七八岁大的孩子计较,她开口道:“四蛋,给你冬花妹妹分一块。”
赵四蛋瞪着眼:“我只有三块了,我自己都不够吃。”
程弯弯有些头疼。
当孩子拒绝和其他小朋友分享零食时,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她有些后悔,之前为什么没有看那些公众号发的育儿经,她一个单身狗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啊。
虽然冬花伸手要吃的这个行为不可取,但四蛋太小气了也不行。
她走到四蛋边上,压低声音道:“你给冬花分一块,明天娘再给你买一包。”
赵四蛋眼睛一亮,立马就妥协了,掏出点心,小心翼翼拿出一块,递到了赵冬花的手上。
冬花一口就把点心咽下去,砸巴了一下嘴唇,眼睛还直勾勾的盯着赵四蛋藏在袖子里的点心。
赵四蛋看向程弯弯,那眼神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他再给一块,娘是不是还能再给他买一包……
程弯弯:“……”
事实证明,用零食诱惑孩子学会分享的教育方式大错特错。
她开口说道:“春花,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快牵着你妹妹回去吧。”
春花听话的牵着冬花的手,带着她走出院子,一到小路上,冬花的嘴巴就撅起来:“大伯娘太小气了,一块点心都不给我……”
春花的眉头皱起来:“大伯娘不是让四蛋给了你一块吗,你这么说大伯娘会生气的。”
“就那么指甲盖一点点,都没吃出来啥味。”冬花舔着嘴唇,“我还看到大伯娘的堂屋桌子上放了好多布料,大姐,大伯娘肯定赚了好多钱,四蛋哥以后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点心了……”
那些布料,春花也看到了,各种各样崭新的颜色,她好几年没做过新衣服了。
两姐妹连忙朝老赵家走去。
老赵家的大人在院子里纳凉,一边做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聊着闲话。
“听说大嫂赚了不少钱呢。”孙氏意味不明的开口,“买了大半斤肉,还买了几十只小鸭子,没赚到钱敢这样花?”
赵老太太手指一顿:“买鸭子这是好事儿,养鸭子能生鸭蛋换铜板,老大媳妇这是真的要好好过日子了。”
孙氏的脸垮下来,老太太这心偏的可真够狠的,这都能硬夸。
她扯了扯嘴角道:“大嫂第一次做生意赚到钱买肉,没给孩子们买零嘴就算了,咋也不给爹娘送点肉过来尝尝呢。”
这话,简直就是公然挑拨。
赵老太太冷冷抬起脸:“老三媳妇,你要是闲得慌,就去屋后砍竹子回来,正好家里背篓坏了一个……”
一句话还没说完,春花就领着冬花从门口走进来。
孙氏无处发泄的怒火,立马倾泻在两个丫头身上:“死丫头,大晚上跑哪里野了,山上黑不咕咚的,被狼叼走少两个祸害……”
“行了你!”赵老太太呵斥道,“山上现在有巡逻的人,活生生的孩子咋能被狼叼走,春花,冬花,你们两个来阿奶这里,告诉阿奶干啥去了?”
春花细声开口:“大伯娘收灯笼,我和冬花上山摘灯笼去了。”
冬花快言快语道:“我和大姐摘了五斤多,大伯娘说一共是十一个铜板!”
孙氏脸上的怒气顿时消散,急忙问:“铜板呢?”
最新评论